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园地 > 弘扬雁门文化 传承丝路精神

弘扬雁门文化 传承丝路精神

2015年05月28日 11:01:41 访问量:930



作者:李九龙

——推动代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思考

    2000 多年前,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智慧、勇气和汗水开拓了连接亚欧非大陆各国文明的人文、贸易交流通路,与沿线各国人民共同铸就了辉煌的古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中,成为了中国参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活动的重要依托。

    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国际秩序深刻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建设“一带一路”,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时艰、共创辉煌。

    可以说,“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土壤,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雁门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雁门关处在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完全具备支点城镇的条件。弘扬雁门文化,传承丝路精神,对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大幅提升代县的发展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厚的雁门特色文化底蕴,奠定了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文化强县的重要基础

    雁门关作为重要的地域概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一地域以代县为主体,延及周边地区。有“赵国门户、汉室要塞、大宋边防、朱明重镇”之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北陲政治要地、军事强藩、商埠重镇;是“胡服骑射”的实践地、“和亲政策”的起源地、“雁门之变”的发生地、“克用复唐”的起兵地、“杨家将御辽”的镇守地。早在远古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在历史发展和社会更替过程中,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作用,代县既是扼土守国的军事重镇,又是商贾通衢的经济要地,更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融场所,在民族大融合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长期碰撞、交融、沉淀,凝结形成了独具特色、厚重宏博、源远流长的古关文化、古道文化、古城文化、边塞文化等雁门文化形态,特别是人文资源与人文环境底蕴丰厚、优势凸显。这里有被国家权威专家确认为“中华第一关”,现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的雁门关;有蜿蜒起伏、保存完整的内长城;有声闻四达、威镇三关的万里长城第一楼边靖楼;有挺拔秀美、高耸入云的藏式古塔阿育王塔;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州府文庙和与之相对应的关公武庙;有风光旖旎、景色宜人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赵杲观;有净土祖庭白人岩禅寺和唐王李克用的陵墓……全县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共有433 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点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点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点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点108处。区域内密集的旅游景点集群和特定的景区格局为世人所关注。

    与此同时,深厚的特色文化底蕴构建了“自古代州名传天下”的人文背景。这里有内容丰富、情趣盎然的饮食文化;有布局严谨、工艺精巧的建筑文化;有礼仪隆重、儒雅文明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民间剪纸、面塑、农民画在全国都声名远扬。历史上,发生在雁门关一带的大小战争达1700 多次。可以说,一部雁门关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军事征战史、民族融合史、名将英烈史和边塞文化史的缩写,其文化的积淀、精神的负重和遗址的苍古,无不令人感到极大的震撼和深远的启迪。因此说,雁门文化在华夏文明产生和发展中所体现出的根源性、传承性、厚重性和辐射性,是丝路精神、民族血脉传承的重要基础。

    厚重的雁门文化培育了代县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等优秀品质。近年来,代县坚持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文物古迹的抢救保护,大量的文物资源、文化古迹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了长足发展,成立了雁门文化发展基金会,重点扶持了杨氏古建、锦绣源刺绣等文化产业龙头,拍摄了电影《给我一支枪》、《浴血雁门关》和《山路弯弯》;32集电视连续剧《北宋风云》成功与中影集团合作,正在紧张有序地拍摄;电影《第10 个失踪者》由国家广电总局直接备案,央视六套全额投资拍摄。全县文化产业稳步发展,走出了一条既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强县之路,文化实力和影响力逐步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强劲,文化建设已成为县域经济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二、厚重的雁门特色文化,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弘扬雁门文化意义深远而重大。历史悠久的雁门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活水。弘扬雁门文化,传承丝路精神,通过一定的载体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物质、制度、精神等多个层面给人以启迪,对于增强全县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雁门历史文化资源和当代雁门文化新的丰富内涵,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发挥雁门文化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发展动力,推动形成雁门文化发展高地,带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同时,进一步增强本地民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进外界对代县的了解、欣赏和认同,从而提升代县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为代县带来更多的商机,并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营造良好的氛围,为代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大力弘扬兼容并蓄、革故鼎新的雁门文化,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传统美德,对于增强人们的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民素质,塑造具有雁门特质、体现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弘扬雁门文化,传承民族血脉,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应着眼于为县域经济建设提供文化支撑,走出一条以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代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精品文化旅游县、中国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要依托代县雁门关、赵杲观、边靖楼、白人岩、杨忠武祠等名胜古迹、代县峨口挠阁、代县杨氏古建筑营造技艺、代县黄酒酿造技艺、代县农民画、代县剪纸、面塑、刺绣等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列入景区的古村落,通过旅游反哺文化的方式,设立景区文化资金,加大对景区古建筑和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力度;对列入各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努力争取项目资金进行保护。通过保护和开发两手抓,进一步提升旅游的文化竞争力。

    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繁荣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位、精神价值和人文含量,是旅游业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根本所在,是支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核心资源。

    旅游景点往往凝固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旅游过程本质上是文化之旅、精神之旅,是感知文化、品味文化、鉴赏文化、体验文化、享受文化的经历,是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长见识、提升境界、净化心灵的文化体验。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既展示了当地蕴藏的独特历史文化内涵,彰显了地域文化魅力和影响力,又催生了旅游衍生品,带动了配套服务业的共同发展,成为促进代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

    三、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搭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快车,大幅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搭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快车,既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又有助于传承保护中华文化遗产,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要充分展示雁门文化的独特魅力,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基地和特色文化体验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以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依托旅游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使全县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县GDP的比重逐年增加。

    规范文化资源类旅游资源开发,提升旅游开发的内涵,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依托一年一度的雁门关国际文化旅游节,倾力打造雁门文化主题演出,以景区景点历史人文资源为题材,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精品艺术搬上舞台,原生态展示雁门文化的魅力。打造一批民俗村、影视村和农耕文化村等乡村文化旅游精品项目,构建以观光接待型为基础、以休闲度假型为重点、以文化体验型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发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让游客在休闲度假中领略雁门文化的独特魅力。

    要积极利用全县悠久历史文化、丰富红色文化、浓郁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打造一批既有雁门风骨、又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要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以雁门关为重点,利用影视、媒体、广告、活动、网络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扩大营销覆盖面,提升外界对代县旅游整体品牌的认知度,吸引更多游客来代县观光旅游、消费体验。整合旅游线路,加强与周边城市旅游中介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拓宽旅游客源市场,实现资源共享,使代县旅游产业尽快融入周边旅游大市场,全力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打造“魅力代州”的崭新形象。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及关联城市新的历史使命。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的代县,必将再现古丝绸之路曾经的荣耀和辉煌,共同铸就团结、发展、繁荣、文明的希望之梦。(作者为山西省代县地税局干部)

 

 

编辑:马志英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县第二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繁峙县第二中学 山西省繁峙县城建设街二中路 联系电话:0350-552416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