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改心得 > 拾起乡村记忆的碎片

拾起乡村记忆的碎片

2014年10月16日 15:28:55 访问量:1214

拾取乡村记忆的碎片

                              繁峙二中  王艳华

我十多岁时离开农村,到城里读书,从小县城到大城市,读了高中,读大学,之后又回到了县城,参加工作,是万千相同经历的平凡人之一。

日月如梭,逝者如水。我与农村不相识已二十多年了。

路遥说过:我来自农村。我很赞同。不知哪位知名作家又说:其实我们都来自农村。我再次为这份诚挚与坦然,卓识与炽怀而感动。

确实,我们都来自于农村,那个平凡的世界,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滋润了我们的灵魂,是我们不能忘却的根。

任时光斗转星移,世界日新月异,城市的脚步越来越快,我越来越向往农村。魂牵梦萦,念念不忘。尽管那些关于农村的印象,已残缺为一块块记忆的碎片。捡拾这些碎片是对生存的反思,对生命的思考,也是一次心灵的幸福之旅,美丽而耐人寻味。

冬天,最美的记忆在我的家乡——大峪。每年小雪前后都会下一场雪,雪融之后,村边上那条小河就结满了冰。洁白无瑕的冰床,在暖暖的太阳俯视下,便成了孩子们的天堂。我们在上面滑冰,溜冰车,抽陀螺。大人们闲下来,也会来围观。有忙着为自家小孩钉冰车的,有着急地为孩子打磨陀螺的,也有孩子一般,边上助阵的。有哪家的小孩勇敢,溜冰特好的,他们会大声说“好!”;也有哪家的小孩不小心四仰八叉地滑倒,他们会毫不留情地哈哈大笑;也有调皮的孩子被笑恼了,便不依不饶了,跑过去和大人们打闹成一团。孩子们笑了,大人们更笑了,连村外那条小冰河也笑的快要融化了似的,明光闪闪,定睛一看,又七彩斑斓。美丽极了,幸福极了。

可更美的事还不止这些,小雪之后,再下几场雪,爷爷会上一趟附近的山,砍回一大担酸刺,扔在院子里积雪覆盖的柴垛上,酸甜可口,橘红诱人的酸刺,是我们孩子过冬的美味水果。

转眼过了大雪,家家要宰猪杀羊,猪呀羊呀吓的到处跑,大人们着急的往回撵,奶奶和母亲会把小孩们收留住,一是不愿意孩子们看到血啊什么的,吓着了,另者也担心猪呀羊呀变故,会中途跳下案板,飞奔,伤着小孩。而我们是又惊喜又害怕,最妥当的是躲在家里,趴在窗台上,尽情观看。     中午过后,大人们基本安顿停当,杀猪菜做好,小孩们的美差事又来了。我们会端着热腾腾的杀猪菜,东家一碗,西家一碗,几乎走遍全村。那一天我们也会收获满满的赞美,奖赏,幸福极了。直到夜幕降临,我们才揣着那些幸福,美美的入睡……

我把这些讲给我的孩子们听,他们都以为是童话故事。

这些记忆还能够讲出来,有些记忆是讲不出来的,只藏在心底,藏在偶尔凝视一朵花,倾听一株草,触摸一张儿时旧照片的遐思漫想中:

少年情怀,如花枝上花朵,把所有的美好心思,全紧裹在花骨朵里,迎着春风,沐着春阳,一点点地努力舒展,一片片地精心描摹,有的会坚持,走过花季;有的会一夜春风,千树万树的花盛开;红的是桃花,粉的是杏花,白的是梨花,那是花的海洋,花的节日,也是我所有关于春天最美好的记忆。

这个记忆只属于古家庄,我的第二故乡,在那里我度过了属于自己的少年花季。

每年春天,每到星期天,我都要到果园里徜徉。村南是苹果园,村北是梨园、杏园,还有一片小桃林。有时是一个人,静静地绕着花林走,竟忘了归家;有时是一群意气相投的同学,便笑啊,闹啊;当然我们也会在花树下悄悄地述说彼此的小秘密;也学文人雅士,吟哦花草的诗句;碰上果农伯伯,也会诚心讨上几大枝花,借花献佛,送给自己的老师,那些辛勤抚育我们的园丁。

少年心思,五彩缤纷,就像春天盛开的花,充满希望,盛满梦想。少年心思,也不过简单纯净,就像春天的太阳

明媚温暖,无限生机。

    是大自然赋予了我们灵性,滋养了我们鲜花般的生命。

这个村落,原在县城西南约四五里远的地方。现在几乎与县城相接。沿着滨河北大道往西走,向南一拐,就到了。最近我去过一回。不去,只存着美好的记忆与向往;去了,却是满目苍凉,满心萧索。果园没了,学校垮了,村里的年轻人为了下一代,都到城里了,诺大的一个村沉寂了。我落寞而归。

我们知道它们衰落的原因,城市的扩张和工业发展的突飞猛进,以及政府的城镇化行为,当然也有年轻一代农民的选择。但我们无法接受这种剧变,粗暴的割裂。在我们于城市生活中并没有找到幸福之前,我们仅存的对于生存与生活的美好记忆,我们曾经世代辛苦累积起来的美好家园就这样被摧毁了。甚至我们还没来得及回过头、静下心来思考,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不幸是接踵而至的。今年秋收后,家在茨沟营村的舅舅没有像往年一样从山里给我带一些核桃出来,打电话说:核桃树们不行了,这几年一直要打药才结果,今年打了药,也没有结果,都空壳。话声有些颤抖,哭泣的样子。我再次惊骇下去。“樱桃好吃,树难栽”,核桃树也是同理,有过之而无不及。难道核桃树们真的老了,不堪世事风雨,不能再坚持等待它的亲人返乡了吗?

我记忆中的桃树啊,它只属于我外祖母的故乡——茨沟营村。那里是大自然的温室,独特的地形结构,使得这个小山村,气候温暖,植被茂盛,果树繁多,尤以核桃树为盛。这里的春天,显然要比其它地方来的早一点,方圆大地还一片静寂的时候,这里早就春草丛生,桃花盛开了。这是个充满神奇故事的地方,老人们说山上有金钱豹,夜间会出来;村口是奶奶庙,是唐代木结构建筑,每年的四月十八,四路八方的善男信女会远路而来,庙会会事繁忙盛大,香火绵延不绝。往来的除许下一年美好的愿想,都要带一些核桃回去,这里独有的山货,补脑强肾。也是山民们唯一的经济来源。

今年茨沟营村有幸被核准为中国首批传统村落保护基地,这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

再踏一踏那里的青石板路,再登一登那里的古城楼,再攀一攀那里的古长城,再在那美丽的山村里住一住,就是在大自然厚实的怀抱中尽情地舒展了筋骨,放飞了欢笑,颐养了性灵!我无限向往。

然而核桃树还没来得及欢笑,它便要哭泣!就像“子欲孝而亲不待”,那样的无奈,那样的痛不可挽!

拾取这些关于乡村最平常不过的记忆碎片,才发现,我们真的错过了许多,慢待了许多,遗忘了许多!我们忘记了思考。

生命是一样的,我们来自于自然,最终要归于自然。我们在红尘的路上匆忙的奔走,要去追逐镜花水月的美好,却忘掉,原来我们本为一体,蓝天、绿树、厚土、思考的人……

我们相依相存。假若我们能够,相互善待,和谐与共,何处不是美景,何愁没有幸福!

                          2013年11月29日

(王艳华:繁峙县第二中学  电话 139****5919)

您的朋友 王艳华 为这封邮件插入了背景音乐 - 下载  播放

 

播放器加载中...

正在发送...

此邮件已成功发送。再回一封

                      拾取乡村记忆的碎片

                              繁峙二中  王艳华

我十多岁时离开农村,到城里读书,从小县城到大城市,读了高中,读大学,之后又回到了县城,参加工作,是万千相同经历的平凡人之一。

日月如梭,逝者如水。我与农村不相识已二十多年了。

路遥说过:我来自农村。我很赞同。不知哪位知名作家又说:其实我们都来自农村。我再次为这份诚挚与坦然,卓识与炽怀而感动。

确实,我们都来自于农村,那个平凡的世界,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滋润了我们的灵魂,是我们不能忘却的根。

任时光斗转星移,世界日新月异,城市的脚步越来越快,我越来越向往农村。魂牵梦萦,念念不忘。尽管那些关于农村的印象,已残缺为一块块记忆的碎片。捡拾这些碎片是对生存的反思,对生命的思考,也是一次心灵的幸福之旅,美丽而耐人寻味。

冬天,最美的记忆在我的家乡——大峪。每年小雪前后都会下一场雪,雪融之后,村边上那条小河就结满了冰。洁白无瑕的冰床,在暖暖的太阳俯视下,便成了孩子们的天堂。我们在上面滑冰,溜冰车,抽陀螺。大人们闲下来,也会来围观。有忙着为自家小孩钉冰车的,有着急地为孩子打磨陀螺的,也有孩子一般,边上助阵的。有哪家的小孩勇敢,溜冰特好的,他们会大声说“好!”;也有哪家的小孩不小心四仰八叉地滑倒,他们会毫不留情地哈哈大笑;也有调皮的孩子被笑恼了,便不依不饶了,跑过去和大人们打闹成一团。孩子们笑了,大人们更笑了,连村外那条小冰河也笑的快要融化了似的,明光闪闪,定睛一看,又七彩斑斓。美丽极了,幸福极了。

可更美的事还不止这些,小雪之后,再下几场雪,爷爷会上一趟附近的山,砍回一大担酸刺,扔在院子里积雪覆盖的柴垛上,酸甜可口,橘红诱人的酸刺,是我们孩子过冬的美味水果。

转眼过了大雪,家家要宰猪杀羊,猪呀羊呀吓的到处跑,大人们着急的往回撵,奶奶和母亲会把小孩们收留住,一是不愿意孩子们看到血啊什么的,吓着了,另者也担心猪呀羊呀变故,会中途跳下案板,飞奔,伤着小孩。而我们是又惊喜又害怕,最妥当的是躲在家里,趴在窗台上,尽情观看。     中午过后,大人们基本安顿停当,杀猪菜做好,小孩们的美差事又来了。我们会端着热腾腾的杀猪菜,东家一碗,西家一碗,几乎走遍全村。那一天我们也会收获满满的赞美,奖赏,幸福极了。直到夜幕降临,我们才揣着那些幸福,美美的入睡……

我把这些讲给我的孩子们听,他们都以为是童话故事。

这些记忆还能够讲出来,有些记忆是讲不出来的,只藏在心底,藏在偶尔凝视一朵花,倾听一株草,触摸一张儿时旧照片的遐思漫想中:

少年情怀,如花枝上花朵,把所有的美好心思,全紧裹在花骨朵里,迎着春风,沐着春阳,一点点地努力舒展,一片片地精心描摹,有的会坚持,走过花季;有的会一夜春风,千树万树的花盛开;红的是桃花,粉的是杏花,白的是梨花,那是花的海洋,花的节日,也是我所有关于春天最美好的记忆。

这个记忆只属于古家庄,我的第二故乡,在那里我度过了属于自己的少年花季。

每年春天,每到星期天,我都要到果园里徜徉。村南是苹果园,村北是梨园、杏园,还有一片小桃林。有时是一个人,静静地绕着花林走,竟忘了归家;有时是一群意气相投的同学,便笑啊,闹啊;当然我们也会在花树下悄悄地述说彼此的小秘密;也学文人雅士,吟哦花草的诗句;碰上果农伯伯,也会诚心讨上几大枝花,借花献佛,送给自己的老师,那些辛勤抚育我们的园丁。

少年心思,五彩缤纷,就像春天盛开的花,充满希望,盛满梦想。少年心思,也不过简单纯净,就像春天的太阳

明媚温暖,无限生机。

    是大自然赋予了我们灵性,滋养了我们鲜花般的生命。

这个村落,原在县城西南约四五里远的地方。现在几乎与县城相接。沿着滨河北大道往西走,向南一拐,就到了。最近我去过一回。不去,只存着美好的记忆与向往;去了,却是满目苍凉,满心萧索。果园没了,学校垮了,村里的年轻人为了下一代,都到城里了,诺大的一个村沉寂了。我落寞而归。

我们知道它们衰落的原因,城市的扩张和工业发展的突飞猛进,以及政府的城镇化行为,当然也有年轻一代农民的选择。但我们无法接受这种剧变,粗暴的割裂。在我们于城市生活中并没有找到幸福之前,我们仅存的对于生存与生活的美好记忆,我们曾经世代辛苦累积起来的美好家园就这样被摧毁了。甚至我们还没来得及回过头、静下心来思考,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不幸是接踵而至的。今年秋收后,家在茨沟营村的舅舅没有像往年一样从山里给我带一些核桃出来,打电话说:核桃树们不行了,这几年一直要打药才结果,今年打了药,也没有结果,都空壳。话声有些颤抖,哭泣的样子。我再次惊骇下去。“樱桃好吃,树难栽”,核桃树也是同理,有过之而无不及。难道核桃树们真的老了,不堪世事风雨,不能再坚持等待它的亲人返乡了吗?

我记忆中的桃树啊,它只属于我外祖母的故乡——茨沟营村。那里是大自然的温室,独特的地形结构,使得这个小山村,气候温暖,植被茂盛,果树繁多,尤以核桃树为盛。这里的春天,显然要比其它地方来的早一点,方圆大地还一片静寂的时候,这里早就春草丛生,桃花盛开了。这是个充满神奇故事的地方,老人们说山上有金钱豹,夜间会出来;村口是奶奶庙,是唐代木结构建筑,每年的四月十八,四路八方的善男信女会远路而来,庙会会事繁忙盛大,香火绵延不绝。往来的除许下一年美好的愿想,都要带一些核桃回去,这里独有的山货,补脑强肾。也是山民们唯一的经济来源。

今年茨沟营村有幸被核准为中国首批传统村落保护基地,这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

再踏一踏那里的青石板路,再登一登那里的古城楼,再攀一攀那里的古长城,再在那美丽的山村里住一住,就是在大自然厚实的怀抱中尽情地舒展了筋骨,放飞了欢笑,颐养了性灵!我无限向往。

然而核桃树还没来得及欢笑,它便要哭泣!就像“子欲孝而亲不待”,那样的无奈,那样的痛不可挽!

拾取这些关于乡村最平常不过的记忆碎片,才发现,我们真的错过了许多,慢待了许多,遗忘了许多!我们忘记了思考。

生命是一样的,我们来自于自然,最终要归于自然。我们在红尘的路上匆忙的奔走,要去追逐镜花水月的美好,却忘掉,原来我们本为一体,蓝天、绿树、厚土、思考的人……

我们相依相存。假若我们能够,相互善待,和谐与共,何处不是美景,何愁没有幸福!

                          2013年11月29日

(王艳华:繁峙县第二中学  电话 139****5919)

 

编辑:马志英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课改反思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县第二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繁峙县第二中学 山西省繁峙县城建设街二中路 联系电话:0350-552416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