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二中 杨荣
每每想起灵石二中短暂两天的参观学习,我的内心就难以平静,那种身临其境带来的震撼像地震过后的余波,久久不能消褪。
课改课改,课改到底是什么?课改之风刮起后,我一直迷茫无解,找不到答案。但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教育一线上的老兵,我清楚地知道,课改绝对不是昂扬的口号,花哨的模板,更不是小朋友们挤在一起,排排坐,吃果果。无论怎么改,教育的本质不可能变。教育始终需要一批志同道合者,在喧嚣的尘世里,不被乱花迷离了眼,埋下头,静下心,前赴后继,乃至赴汤蹈火,踏踏实实地去教与学。但陈旧的教法,循规蹈矩的理念,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越来越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我们就像蒙着眼拉磨的驴,勤勤恳恳,却成效微微。
路在何方?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我们不断地、不停地追问。
已经有很多先行者,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从远处洋思打造的神话,后来杜郎口的迅速崛起又迅速被人们诟病,还有衡水中学的辉煌,到近处周边县市我们对怀仁教育做成产业的追捧继而否定,以及对太谷的崇拜和质疑,反反复复,沉沉浮浮,教育的历史一点也不亚于一部王朝的衰败史,再加上民间有意无意推波助澜的演绎,教育圣洁的光环变得黯淡无辉,更多的时候,课改扮演了一个时髦的女郎,以一日三变的速度,晃花了我们的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内心怎能不忧虑焦灼?
突然又见到灵石二中课改的报导,从星星点点到铺天盖地。听传言,看新闻,灵石二中似乎是拥有七十二变的悟空,神通广大,几乎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说实话,年届不惑、思想相对保守的我,看多了这类一边倒的真真假假的报导,我一向质疑,是不敢太相信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二中的校领导及时洞察秋毫,在一个明媚的秋日,斥巨资,率初一年级四十余众,浩浩荡荡,奔赴灵石,希冀一睹其课改的真面目。
话说我们来到灵石二中,透过开放式的围栏,教学楼清晰可见,朴实无华,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高大上。校内校外的学生陆续不断,有背着书包匆忙进教学楼的,有低头一丝不苟打扫校内、校门口环境区的。我们这一群不速之客始终没有引起他们过多的关注,据说像我们这样的参观者,隔三差五就会来一批,对于灵石二中的师生而言,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不受外界事物干扰,坚持做自己的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我的心里已然一动。
我们是早晨七点就到灵石二中的,目的是观摩二中的早自习。只见整个校园看似无序却透着有序,管理不着痕迹却无处不在。每个人领到听课证后,我们被允许进入灵石二中的校园。这里的教学楼也是两片式的,阳面、阴面都有教室,但楼道非常宽阔,减少了相互之间的声音干扰。有匆匆穿行的师生,但推搡打闹、大声喧哗绝迹于此。楼梯入口处,书简造型的智慧门非常醒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千年的智慧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走而消逝,在风风雨雨的磨砺下越发历久弥坚。类似这样的校园文化随处可见,楼道里,拐角处,少华丽,多平实,无形中触及着人的灵魂,叩击着人的心灵。
早自习已经开始。教室的前后门都是敞开的,孩子们或坐或立,朗朗书声不绝于耳。一开始,我颇不好意思闯进教室,唯恐打扰了孩子们的早读。但很快我讶异地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么的多余。我们这四十余众,出出进进,也不过是无形无色的空气。孩子们专心于自己的事情,语文、英语、历史,有条不紊;有自己独立背诵的,有小组互查的,不拘形式,不时还有小组长将检查情况备注于黑板之上。从一楼转到二楼,再到三楼,情况基本相同,曾经屡见不鲜的打瞌睡、聊闲天在这里消失的干净彻底。我的心又一次被狠狠地震动了。或许,是我曾经的质疑太过武断盲目?
早读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教师基本不参与管理,但孩子们特别自觉,特别阳光,特别自信,特别高效,这无疑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老师是猫、学生是鼠的角色,但在这里,猫抓老鼠、警察追捕犯人的场景少而又少,教室里,我们看到的主角就是阳光明媚的少年,教师的出现,似乎只是一个例行的陪伴。早读结束随之而来的课堂,教师穿针引线,带领学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教室三面墙上都有黑板,功能各异,教师板书、小组展示各就其位,显然不是偶尔一节公开课的临时作秀。没有专设的听课位置,推门即听,随时可走。让我感动的是,当一名来访者好奇低头“采访”其中一位同学时,授课老师适时制止了她的行为,“下课再说,让孩子先上课。”对学生的关怀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窥一斑见全豹。这样的听课,我还是第一次,但胜过我曾经听过的无数次作秀式的公开课,收益良多。
课间操也是一大亮点。铿锵的音乐,整齐的步伐,昂扬的身姿,都让我们感到震撼。但有个小小的细节,最使我们动容。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出教室前,都把自己的椅子塞进课桌的下面,连桌面上的书本也收拾进桌斗,整个教室特别的干净整洁。起先我们以为是一两个班级特别要求,但整个楼层转下来,才发现没有一个班级不是如此,而孩子们行动速度之快,显然是长久训练的结果。恰好有修理灯管的后勤人员,修好灯跳下凳子,又是随手一塞,将凳子归了位。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绝不仅仅是针对学生,整个校园从上到下、自内而外氛围的形成,对学生就是最好的教育。
灵石二中的班会也别具特色,我们有幸旁听了一次班会的部署会议。会议简明扼要,直击要害,一周一次看起来很平凡的班会,居然也大有文章。每一次班会的召开,可以说都是匠心独运。学生的思想就这样潜移默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连一块小小的抹布,怎么折、折几次,玻璃、桌椅怎么擦,都是教育的范畴。细节决定成败,信也!
参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有限的时间里让我们获得的感动无数,可以学习借鉴的太多。我们不免也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学习归来,我校的课改发生着质的变化。课改,改的应该是灵魂而不是皮毛,我们反对形式主义的改革,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我们努力改变多少年来习惯了的自以为是的观念。小组真正建设起来,合作也在尝试中逐渐推进;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发现问题,及时弥补;小组成员在合作与竞争中,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出来,一次又一次的参与让每一个同学充满自信;年级管理制度的推行,让整个校园秩序井然,正气满满。我这个特别“念旧”的老师,也似乎重新焕发了活力,因为我在这样的课堂中,真真切切体会到小组合作的妙处!
这样的变化让人欣喜。虽然很多方面还在尝试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成熟,但我们已经走在了真正课改的路上,并初步实现了良性的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在摸索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我们的二中一定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那将是教育的春天的到来!那时,一定是春暖花开,明媚动人。